|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开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开原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开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全民健身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健康生活指数的重要途径,体现城市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进步,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时期,我市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6%。今后五年是开原市不断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确保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依据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辽宁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铁岭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结合我市全民健身现实基础和发展趋势,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论述,围绕人民健康工作重心,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构建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均等化、融合化和智慧化发展,不断丰富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为建设集聚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更具潜力的现代化新开原贡献力量。
二、发展目标
(一)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继续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力争2025年得到进一步完善,为全民健身活动打造良好环境。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完善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提升场馆社会效益。
(二)构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到2025年,实现全部乡镇(街道)建有体育组织健身站(点),全部社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占全市总人口千分之四以上。
(三)广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做到常态化推进,营造出“日日有健身、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全民健身活动氛围,推广适合特殊人群的体育健身活动。使活动项目更加丰富,亮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明显。
(四)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质
到2025年,确保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51.8%以上,每周参加一次以上锻炼人数达到28万以上,实现全民健身、科学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全市人民身体素质普遍提高。
(五)促进“体教”、“体卫”融合
建立“体教融合”的青少年体育运行模式,促进青少年身体锻炼和文化学习协调发展;推进“三大球”和传统体育运动进校园,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鼓励社会体育俱乐部进校园提供专业体育服务;形成小学、中学完整的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体卫融合”,开展针对近视、肥胖等突出问题的运动干预,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运动习惯。
(六)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推进“文旅体融合”,到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和层次明显提升,在开原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体育健身、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服务业健康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确保体育产业充满活力。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
“十四五”期间,建设好“六个边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在城镇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街道)行政村进一步完善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增强大型体育场馆复合经营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牵头,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卫生健康局、各乡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健全体育组织网络
成立开原市体育总会,鼓励各乡镇(街道)成立体育总会。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促进全民健身组织向乡镇(街道)延伸、向行政村(社区)下沉。加强政策法规的服务与指导,形成全民健身组织发展的管理和保障机制。增强体育社团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各体育社团组织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到2025年,全民健身站点发展到330个以上,全市体育社团总数达到16个以上,并辐射到乡镇(街道)和重点村(社区),形成完善的活动网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牵头,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各乡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落实好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全民健身方面的政策文件及精神,立足我市体育传统与发展特色,组织城乡居民积极参加多元化各项体育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常态化。不断提高群众的体育意识,培养群众的健身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建立有效的业余竞赛活动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类体育协会的作用,探索多元主体办赛机制。继续推进“ 8·8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奥运年、全运年等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持续开展,办好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力争年平均赛事、活动保持在25次以上。倡导和鼓励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定期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全民健身竞赛活动。到2025年,确保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51.8%以上,全民健身、科学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全市人民身体素质普遍提高。[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牵头,各乡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力度,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教育局共同负责]
(五)努力做好后备人才输送工作
加强体教结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形成自身优势项目,力争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传统项目学校,使校办运动队、传统项目学校真正办出成绩。[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教育局共同负责]
(六)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
满足职业人群健身需求,依托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健身指导服务,开展小型多样化的职工健身运动。根据老年人特殊需求,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老年健身设施,创新推广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推动全民健身的残健融合,建设“残障友好”型健身环境,广泛开展妇女体育健身活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牵头,市总工会、市妇联、市残联、各乡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协调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体育产业跨界融合,逐步扩大体育服务内容,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的辐射效应,促进体旅融合。配合“辽宁百万市民上冰雪”活动开展,充分依托开原丰富的冰雪资源和广袤的山乡自然资源,大力开发冰雪休闲运动、骑行、慢跑、健走、远足等易上手、难度低、趣味性强、锻炼效果显著的体育休闲运动市场,拉动体育旅游休闲业、体育服务业、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各行业和个人参与体育产业,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体育消费,逐步将体育产业培育成为支撑开原经济发展的新兴辅助产业。[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牵头,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各乡镇(街道)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新时期体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把全民健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完善组织协调机制,确保全民健身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同部署同落实,推动全民健身与教育、文化、卫生、养老、旅游等事业融合发展,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科学指导
严格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围绕“深化体教融合,推动体卫融合,促进体旅融合”基本方向,统筹安排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用地需求;落实社会体育组织扶持政策,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引领作用,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体育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促进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健康发展。
(三)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一是财政部门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确保我市城乡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推进全民健身社会化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参与市场化运作。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三是不断加强与省、铁岭市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和政策性专项资金扶持,促进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安全保障
强化对全民健身活动和设施的安全监管工作,确保服务达到防疫、应急、疏散和消防安全标准。坚持防控为先,建立健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统筹赛事活动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使全民健身工作成为推动开原全面振兴发展中坚力量,号召市民以健康的体魄,为建设集聚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更具潜力的现代化新开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