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工作方案

来源:开原市中固小学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一、指导思想

  “数据驱动、生态构建、品牌辐射”为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校园”校本模式,成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标杆校。

  二、工作目标

  1.教学创新突破:建成5门以上校本“金课”(含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学生数字化学习满意度达95%,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率提升50%。

  2.管理生态完善:形成“数据采集—分析—决策”闭环,行政事务自动化处理率达80%,校园安全智能预警响应时间<5分钟。

  3.品牌辐射凸显:承办1次区域信息化现场会,输出1项以上特色经验。

  三、重点任务

  (一)教学信息化高阶创新

  1.“AI+教育”深度应用

  引入AI教学助手:为教师提供智能备课(生成课件初稿)、作业批改(主观题辅助评分)、学情分析(自动生成个性化辅导建议),覆盖语文、数学、英语主科。

  开发“个性化学习系统”:基于学生作业、测试数据,推送定制化学习资源(如薄弱知识点微课、拓展训练题)。

  2.跨学科融合课程

  打造“数字素养特色课程群”:

  低年级:《动画小导演》(美术融合)

  中年级:《数据小侦探》(信息检索融合)

  高年级:《AI创想家》(科学实验融合)

  开展“校园数字文化节”:设置数字绘画展、AI创意挑战赛,邀请家长和周边学校参与。

  (二)管理服务智能化升级

  1.数据驱动决策

  建设“校园驾驶舱”:实时展示教学质量(平均分、优秀率)、设备使用(多媒体故障率)、安全态势(考勤异常率)等数据,为管理层提供可视化决策支持。

  建立“教师发展数字画像”:整合教学、科研、培训数据,智能推荐个性化成长路径。

  2.安全与后勤智能化

  升级安防系统:实时预警并联动安保人员。

  启用“智能后勤系统”。

  (三)区域辐射与生态构建

  1.结对帮扶与经验输出

  联盟校签订“信息化帮扶协议”:共享校本资源库、开展同步课堂(每周2节)、组织教师轮岗交流(每校每学期派出2名骨干教师驻点指导)。

  总结“智慧课堂五步教学法”“数据驱动管理模式”等经验,形成案例集《小学校的大智慧》,通过教育局公众号、学术会议推广。

  2.构建“家校社”数字共同体

  开发“家长数字课堂”:提供家庭教育微课(每月1节)、信息化工具使用指南,家长学习参与率达80%以上。

  引入社会资源:与科技馆、博物馆合作开发“云端研学课程”,利用VR技术开展沉浸式教学。

  四、实施步骤

  顶层设计期1-3月确定AI应用场景方案设计

  技术攻坚期4-7月设备智能化改造

  辐射推广期8-11月结对帮扶启动、区域现场会筹备、特色课程对外展示

  总结提升期12月评估成效、制定后续迭代计划

  五、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增设“信息化创新中心”,配备专职教研员1名、技术专员2名,负责前沿技术研究与对外交流。

  经费保障:年度预算10万元,争取纳入区域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获得专项支持。

  评价体系:从教学创新、管理效能、师生获得感等维度进行量化评估。

                                                             开原市中固镇中心小学

                                                                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