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工作计划

来源:开原市中固小学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教育现代化发展理念,立足本校实际,将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入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学校管理模式创新与教育质量提升,打造具有特色的信息化智慧校园。

  二、现状分析

  (一)优势

  学校已初步建成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配备率达到100%,部分教师能够熟练运用PPT等工具开展教学,在信息化教学实践方面有一定基础。学校现有的管理系统涵盖了基本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为信息化管理积累了经验。

  (二)不足

  1.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带宽在高峰时段略显不足,部分老旧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老化,存在故障频发的情况。

  2.教师信息化素养:教师信息化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接受较慢,信息化教学创新应用较少。

  3.学校管理信息化:各管理系统间数据未实现互联互通,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导致工作效率受限。

  三、工作目标

  (一)短期目标(本学期)

  1.完成校园网络带宽升级,修复或更换老旧多媒体设备,保障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及设备需求。

  2.组织2-3次教师信息化技能专项培训,使70%以上教师掌握在线教学平台的基本操作,能够运用信息化手段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

  3.初步建立学校管理数据共享机制,打通教务、学籍、人事管理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实现部分基础数据的自动流转。

  (二)长期目标(本学年)

  1.构建完善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设备智能化升级,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务。

  2.打造一支信息化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培养10-15名信息化教学骨干教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3.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通过数据分析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网络升级:与网络运营商合作,优化网络布局,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师生随时随地的网络使用需求。

  2.设备更新:制定多媒体设备更新计划,本学期内完成老旧教室设备的更换,引入智能交互一体机等先进设备,提升教学体验。

  3.设施维护:建立信息化设备定期巡检与维护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二)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1.分层培训:根据教师信息化基础,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开展培训。初级培训针对基础薄弱教师,重点教授信息技术基础操作;中级培训面向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软件应用等培训;高级培训则聚焦前沿技术应用与教学创新,培养信息化教学骨干。

  2.实践激励:设立信息化教学实践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且效果良好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开展校内信息化教学竞赛,以赛促教,激发教师积极性。

  3.交流学习:组织教师到信息化教育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开展讲座与指导,拓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水平。

  (三)推进学校管理信息化

  1.系统整合:引入专业技术团队,对学校现有的教务、学籍、人事、后勤等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升级,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与共享。

  2.流程优化:梳理学校管理业务流程,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优化再造,实现办公自动化。例如,通过线上审批流程,简化请假、报销等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3.数据应用:建立学校管理数据分析平台,定期收集、分析学校管理数据,如学生成绩数据、教师教学工作量数据等,为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强化信息化安全管理

  1.制度保障:制定完善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等,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安全责任。

  2.技术防护:安装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防止网络攻击与信息泄露。

  3.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师生信息化安全教育活动,通过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保护意识。

  五、工作安排

  (一)第一阶段(第1-2个月)

  1.完成校园网络升级方案的制定与招标工作,启动网络升级工程。

  2.开展教师信息化素养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分层培训方案。

  3.成立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整合工作小组,明确工作任务与分工。

  (二)第二阶段(第3-4个月)

  1.完成校园网络升级,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2.开展第一轮教师信息化分层培训,组织初级层次教师培训。

  3.对学校管理系统进行需求调研与分析,确定数据整合方案。

  (三)第三阶段(第5-6个月)

  1.完成老旧教室多媒体设备的更换与调试。

  2.开展第二轮教师信息化分层培训,组织中级层次教师培训,举办校内信息化教学竞赛初赛。

  3.推进学校管理系统整合工作,实现部分基础数据的共享与流转。

  (四)第四阶段(第7-8个月)

  1.对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与优化,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2.开展第三轮教师信息化分层培训,组织高级层次教师培训,举办校内信息化教学竞赛决赛。

  3.建立学校管理数据分析平台,初步开展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

  (五)第五阶段(第9-10个月)

  1.总结本学期信息化工作经验,形成工作总结报告。

  2.对教师信息化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表彰优秀教师。

  3.制定下一阶段学校管理与信息化工作计划。

                                                                开原市中固镇中心小学

                                                                   202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