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

来源:林丰小学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7日

  一、重点安全领域及管理措施

  1.校园设施安全

  -定期检查校舍、楼梯、护栏、运动器材等,及时维修老化或损坏设施,避免踩踏、坠落等风险。

  -实验室、食堂等场所按规范配置消防器材、通风设备,危险品(如实验药品)单独存放并严格管理。

  2.消防安全

  -畅通消防通道,定期检查电路、电器,禁止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

  -每学期开展消防演练,教学生掌握逃生技巧和灭火器使用方法。

  3.食品安全与卫生

  -食堂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储存、加工流程,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定期消毒餐具。

  -做好校园环境卫生,预防流感、诺如病毒等传染病,配备医务室和常用药品。

  4.交通安全

  -校门口设置警示标识、减速带,上学放学时段安排人员引导,禁止无关车辆进入校园。

  -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提醒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校车需定期检修并严格遵守运营规定。

  5.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

  -建立欺凌预防机制,如设立举报渠道、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及时介入处理矛盾。

  -关注学生心理状态,配备心理教师,提供咨询服务,预防极端情绪引发的安全问题。

  6.活动安全

  -组织校外实践、运动会等活动前,制定安全预案,明确责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体育课、实验课等需教师全程监护,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受伤。

  二、制度与应急保障

  1.日常管理制度

  -落实门卫值守,严格入校登记(如家长、外来人员需核验身份)。

  -建立安全巡查制度,每日检查校园重点区域,记录并整改隐患。

  2.应急处置

  -制定突发事件预案(如地震、火灾、意外伤害),明确疏散路线、责任人及分工。

  -与附近医院、派出所建立联动机制,确保紧急情况能快速响应。

  3.教育与宣传

  -将安全知识纳入课堂(如班会、道法课),通过海报、演练、讲座等形式普及防溺水、防诈骗、防性侵等常识。

  -向家长推送安全提示,形成家校共育的安全防护网。

  小学校园安全的核心是“预防为主、全员参与”,通过细致的管理、常态化的教育和快速的应急响应,为学生构建安全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