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土地纠纷:群众利益无小事

来源:开原市林丰乡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日

  在生产第一线时有发生因一垄土地而形成的纠纷,邻里间可能因其产生矛盾,甚至兄弟之间也可能产生嫌隙。林丰乡派出所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度重视农民之间的土地纠纷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林丰乡域土地纠纷带来的内部矛盾,林丰乡派出所根据多年农村工作经验将土地矛盾纠纷进行分类处置,从“道理”“亲情”“公正”三个方面精准发力,成效明显。

  近日,林丰乡派出所成功调解一起土地纠纷,避免了矛盾进一步激化。

  矛盾根源:未经允许占用耕地

  “刘某和宋某都是林丰乡上松山村的村民,两家的耕地是毗邻关系。两个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年上半年刘某和宋某因彼此都觉得被对方占了土地而产生矛盾”。该村村干部介绍说。

  矛盾激化:垒墙拆墙起冲突

  两家多次自行协商未果后,刘某就在边界处垒起小墙,宋某知道后就将刘某垒的小墙扒掉。乡、村两级多次调解始终未达成协议,双方各执己见,毫不让步,并且形成了恶性循环,宋某前脚垒墙,刘某后脚就拆,更严重的冲突随时可能发生。

  林丰乡派出所本着“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角度,感觉事态发展不妙,于是,在一番研究后会同乡司法所以及乡里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前往上松山村,踏着泥泞的田间小道到纠纷现场指导调查调解工作。

  调解现场:和平沟通矛盾消

  当调解小组赶到现场,一眼就可以看到,一堵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小垛墙,每片地最靠边的一根垄,都紧挨着垛墙。这一条“楚河汉界”就是两家矛盾的爆发点。两家人还在边界处吵吵嚷嚷,谁都不肯让步。调解人员经过调查、研判后,分别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在地头,对刘某夫妇、宋某夫妇分别进行劝解。我们通过向双方科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关条款,理论联系实际,讲事实摆道理,以“公正”确保“公平”,最终当事双方当事人都表示了信服。

  事实上,两家人每次的“沟通”都是吵,因此根本不可能商量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站在两家人中间,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韩所长也发现了两家“不在一个频道”的说话方式。因此,他首先控制住两家人的情绪,让他们各自且充分的表达自家诉求,把话说全、说清楚,让两家也都有机会听清楚对方的诉求和想法。

  本来,两家人一直都觉得自己吃亏了,这样把话说出来后,“憋屈”的感觉顿时减弱了很多,随后,派出所指导员和乡工作组又跟他们讨论起“因为这点地闹这么大阵仗值不值”的问题,并以过往的真实案例讲解事态发展下去的严重性。

  经过以情感化、以案教育,双方当事人从互相辱骂,到逐渐放宽心态,和平沟通。见两家的态度终于缓和下来,调解人员趁热打铁,综合考虑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制定了双方都愿意接受的“各退一步”调解方案。并组织协调为两家纠纷地段划界、定桩、拉线、挖墙基,现场指导双方一起垒上地基石。最终,双方当事人言归于好,矛盾消弭,案结事了。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林丰乡派出所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操心事、烦心事,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