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9日
针对近期各地食物中毒事件频发,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安全,开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向广大消费者作如下提示:
一、预防有毒蘑菇中毒
野生蘑菇种类繁多,许多品种外观相似,肉眼很难鉴别蘑菇是否有毒,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救治非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勿采、勿食、不买、不卖不明品种野生蘑菇。
二、预防有毒蔬菜中毒
常见的有毒蔬菜有:新鲜黄花菜、发芽的土豆、豆角(未煮熟产生毒素)。新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在新陈代谢中被氧化后可转化为秋水仙碱的有毒物质,食后易致中毒。避免黄花菜中毒,应尽量不要吃鲜黄花菜,如果食用,之前一定要先经过处理,去除秋水仙碱。可以将鲜黄花菜在开水中烫漂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地溶解在水中,秋水仙碱不耐热,大火煮10分钟左右可以被破坏。
发芽的土豆中含有龙葵碱,对肠道粘膜有较强刺激作用,重者可因呼吸麻痹死亡。发芽的土豆经处理去掉芽后,发绿的块茎内可能还残留龙葵碱,也会引起中毒,所以不宜食用发芽的土豆。
生的豆角含有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甙毒素,如果烹调时加热不彻底,毒性成分未被破坏,人食用后则可引起中毒,一般2-4小时发病,最快数分钟发病。烹饪时应先去除毒素较多的豆角两头以及老豆角,充分加热,彻底炒熟煮透。
三、预防谷类发酵食品(如酸汤子)、变质银耳或木耳、薯类制品等中毒
这三类食品易引起椰酵假单胞菌中毒。椰酵假单胞菌可能随加工原料而污染食品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米酵菌酸,导致食用者中毒。米酵菌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
预防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不可使用霉变的玉米等原料。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银耳,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泡发后应及时食用,凉拌前要用开水焯熟。在选购马铃薯粉条等食物时,要细看生产日期,要选购外观无霉变、外形规整且色泽正常的产品;食用时一旦发现有酸败或霉变气味,请立即停止食用。
广大消费者要增强有毒食物识别和预防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在外就餐时应索取并留存消费票据等有关凭证,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食物中毒典型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与就餐商家取得联系,同时拨打12315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