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关于我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来源:开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0日

  关于我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开原市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开原市人民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增强对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加快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布局和结构,加强对土地、森林、矿产、水等国有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切实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监管等各个环节。

  一、自然资源总量情况

  1、国有土地16963.935公顷,其中国有耕地58.31公顷,国有林地13742.97公顷,城市用地1015公顷,铁路用地442公顷,公路用地1694公顷,经济开发区国有农用地11.655公顷;

  2、国有林蓄积量106.4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36.8万立方米,人工林69.6万立方米;

  3、采矿用地653公顷;

  4、全市各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2057.9万吨,已发现矿产24种,其中水泥用大理岩保有储量为1131.35万吨。已探明水泥用石灰石储量3亿吨(省厅2019年度推向市场项目)。

  5、国有水库水域面积(关门山水库)33.33公顷;

  6、地下水储量1552万立方米;

  7、国有公园(北方珍稀植物园和中央公园)绿化151.48公顷,水域16.28公顷,树木35320株。其中北方珍稀植物园绿化119.7公顷,水域0.35公顷,树木30124株;中央公园31.78公顷,水域12.78公顷,树木5196株。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重大制度建设情况

  1.国土空间规划情况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精神及上级自然资源部门通知精神,开展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开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和建立开原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项目、开原市地价体系建设项目。现委托辽宁寰禹鸿业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招投标,已进行网上公告阶段。

  2.国土绿化工作情况

  今年是落实铁岭市国土绿化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为此,我市重点实施了辽河“百里生态长廊”建设、青山保护、农田防护林建设、道路、河流、城镇、乡村绿化、古树名木保护等 “八大工程”。截至目前,已新增国土绿化面积8.27万亩,全面完成铁岭市下达绿化任务。其中,完成辽河封育2.58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退化林分修复2万亩,荒山荒地造林0.35万亩,农田防护林0.1万亩,道路绿化0.2万亩,河流绿化0.04万亩,以上共栽植各类乔灌木423万余株,投入苗木1371.4万元。同时,重点打造绿化示范村25个,对38株古树进行了挂牌保护。特别是,今年还投资60万元,在国营白庙子苗圃建立优良种苗培育基地,主要培育红松、落叶松、刺槐等造林苗木。上半年,移植落叶松、红松苗110万株,为扩大绿色增量提供了动力。

  3.矿产资源管理情况

  完成了生态红线调整,保证开原市矿山企业正常开发生产。开展绿色矿山设计,进行矿山企业环境治理。开展矿山安全生产检查,帮助矿山企业复工复产。完成甲类矿业权延续工作,抓好矿山年度动态监测。开展辖区内矿产资源存量核查工作。

  三、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

  1.整合执法力量,强化土地、林业执法监察工作。

  今年,整合土地、林业、规划执法队伍,组建统一的专业执法大队,执法监察力量显著提高。共查处土地、林业违法案件23件,收缴罚没款46万元,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相关责任人2人。盗伐林木、滥伐林木、毁林开垦、非法占地等问题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2.加强耕地保护,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全市耕地分等定级工作已全部完成。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工作已全部完成。完成了开原市与铁岭市两级政府之间的耕地保护责任状的签定工作,完成了市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耕地保护责任状的签定工作。通过以上措施,真正把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了我市耕地总面积113298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79832公顷两个平衡总目标,保证了总量不减少,质量还有提高。

  3.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编制《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规划》,对3家矿山企业进行治理,治理面积12亩。通过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程,有效的保护了我市的矿产生态资源。

  4.强化森林资源管护,维护生态平衡

  针对我市为“松材线虫病疫区”的现实,制定《开原市松材线虫病防治监管方案》,认真落实松材线虫病防治和火烧松木处置要求,严格组织相关单位和乡镇防疫,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监管。目前,已完成除治面积115.5亩,除治松木2157株,完成火烧松木采伐719亩,采伐松木29000株。

  四、国有自然资源性资产产权界定、产权登记情况

  通过对国有自然资源性资产产权界定,今年共办理土地登记41宗,总面积237414.7平方米。其中国有出让用地35宗地,面积146546.7平方米;国有划拔用地6宗,面积90868平方米。出让仓储用地1宗,面积29761平方米;出让城镇住宅用地4宗,面积45914平方米;出让工业用地28宗,面积61353.92平方米;出让公共设施用地1宗,面积9466.08平方米;出让商务金融用地1宗,面积51.7平方米。划拔医卫慈善用地2宗,面积42510平方米;划拨公共设施用地1宗,面积2376平方米;划拨机关团体用地1宗,面积2499平方米;划拨科教用地2宗,面积43483平方米。

  五、国有自然资源性资产经营权、处置权的委托、出租、转让、拍卖情况及收益收缴情况

  今年挂牌出让3期,出让国有土地共13宗,总面积20.1114公顷,出让总金额6020.2817万元;协议出让土地2宗,面积为4.8513公顷,出让金2189.5018万元。合计收取出让金8209.7835万元。行政划拨土地1宗,面积2.7551公顷。

  六、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1、绿色发展理念认知不够深入,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保护问题重视不够。开展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政策法规的学习研判和宣传教育还不到位,贯彻执行和落地落实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2、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空间规划重叠现象依然存在,自然资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法治化水平有待提升,推动生态文明体制“四梁八柱”落地落实还不够深入。

  3、自然生态基层基础不够厚实,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历史欠账多。违法占地、非法采砂等牵涉利益比较大,违法状态长期无法消除;森林违法案件多、查处难度大,产生的原因是违法案件处理程序复杂、周期长,增加了执法的难度。

  七、加强和改进措施

  1、提升站位,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全面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工作导向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基本方针,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2、对标改革,强化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管理。对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对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统筹谋划落实好自然资源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多规合一”空间规划管理等工作,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提高法治化水平,科学严谨管理好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3、盘活存量资源,补齐生态环境建设短板。重视和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执法力量,加大人才培养、培训、引进力度,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法治方式提高监测能力、管理质量与工作效率,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扎实有序推进。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2020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