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Kaiyuan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开原市2023年度地灾防治方案

来源:开原市自然资源局 时间:2023-07-21

  开原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23年度)

  开原市自然资源局

  2023年

  目录

  一、全市地质灾害概况1

  (一) 地质灾害总体概况1

  (二) 2022年地质灾害灾情1

  二、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1

  (一) 降水预测1

  (二) 地质灾害趋势预测2

  三、地质灾害防范重点2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2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3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4

  (一)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组织机构4

  (二) 健全分工协作,强化防灾行业监管4

  (三) 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和培训5

  (四) 开展市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5

  (五) 加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6

  (六)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常态化工作7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做好2023年开原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辽宁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 案》(辽政办[2021]6号)《关于印发辽宁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23年度)的通知》(辽自然发〔2023〕42号)、《关于印发铁岭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2023年度)的通知》(铁自然资发〔2023〕58号)等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地质灾害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全市地质灾害概况

  (一) 地质灾害总体概况

  我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 截止目前,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8处。按地质灾害类型划分, 崩塌12处,滑坡6处;按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等级划分,1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为小型,其中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威胁人口66人,潜在经济损失163万元。

  (二) 2022年地质灾害灾情

  2022年全市无突发性地质灾害,无人员伤亡。

  二、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 降水预测

  根据开原市气象局发布的夏季气候趋势预测资料, 入汛以来全市平均降水,较常年同 期偏多1〜2成,我市气候形势较为复杂。夏季强降水 阶段性和局地性明显;初夏东北冷涡活跃,受其影响,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为频繁。

  (二) 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预计2023年度全市地质灾害总体趋势接近常年,地质灾害高发时段和空间分布与常年基本一致。全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仍为 滑坡、崩塌。2023年地质灾害灾情总体上仍与近年趋势相符。

  预计2023年汛期6-9月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主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更大。其他月份如遇台风或短时强降水,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 质灾害的可能性也较大。秋冬季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预计2023年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与2022 年相比可能会有所增加,总体趋势仍与近年趋势相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预计2023年地质灾害人员伤亡情况基本与近年相近, 总体仍呈逐步减少的趋势。

  三、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一)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

  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为:已划定的地质灾害中高易发 区、人口密集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釆矿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地 区。

  1、 自然地质灾害防范区域

  开原市东南部松山镇、上肥地镇、下肥地镇、黄旗寨镇低山丘陵区等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为重点防范区域;其他地区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为次重点防范区域。

  2、 人为地质灾害防范区域

  1. 井工开釆区,以防范地面塌(沉)陷为重点的防治区域, 主要位于开原东南部。
  2. 采石场露天开采面及人工切坡区,以防范露天采场、切坡筑路、建房等人为工程活动形成的高陡边坡崩塌、滑坡为重点的防治区域。主要位于开原市东部、南部等低山丘陵区。

  3、 地质灾害威胁的城镇、学校、医院、集市、风景名胜区等 人口密集区域以及公路、铁路沿线,重点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 也应作为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区域。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1、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密切相关,区域强降雨、局地暴雨 和台风暴雨是发生自然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每年汛期(6-9 月)是我市地质灾害的高发期,特别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 最易发生时段。

  主汛期7月至8月为我市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其中气象部 门预报台风、强降雨的时段常常就是突发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时段。特别是汛期内日降雨量大于50mm或累计过程降雨量大于100mni 的时段是防范的重中之重。由于某些地质灾害(如降雨诱发型滑坡等)客观上存在滞后性规律,因此强降雨的滞后期也是防范工 作的重点时段。

  2、 由于近年来汛期的持续延长、降水量的偏多,也要在6月、 9月等非传统地质灾害高发期加强防范;在初春冰雪冻融季节,因 土体冻融及土体中地下水作用的影响,易引发崩塌、滑坡和地面 塌陷等地质灾害,应重点防范;以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全年均有可能发生,需密切防范。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组织机构

  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地质 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镇、村三级政府地质灾害防 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指导、监督协调和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并将职责任务分配到各成员单位。完善群防群测网络,全面落实预防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监测负责人,逐级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

  (二) 健全分工协作,强化防灾行业监管

  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地质灾害” “谁引发、谁治理”的 刚性要求,按照本级地质灾害指挥机构职责分工,健全地质灾害 分工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行业优势,增强防灾减灾。各乡镇自然资源、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要加强信息互通、会商研判和协调联动,形成地质灾害防灾合力。

  市自然资源部门要协调指导同级教育、住房城 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文化和旅游、铁路、电力、通信等部 门履职尽责,强化行业监管责任。

  (三) 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和培训

  各乡镇政府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和“5. 12全国防灾减灾日”及“6. 25 土地日"等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发放科普读物、张贴宣传图册、刷写标语警示,努力提高人 民群众的“防灾、识灾、避灾”能力。

  全市汛前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全方位培训地质灾害防 治人员。市级政府负责组织县级政府分管领导及地质灾害防治骨 干培训,进一步提高巡查监测、应急处置和协调管理能力;县级 政府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内隐患点群测群防员全员培训,进一步提 高监测监控、预警预报和履职尽责能力。

  (四) 开展市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

  为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能力,检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努力提高各地各部门指挥决策、协同配合、 应急处置和后勤保障能力,不断提髙各类人员对应急防灾预案的 认知程度,做到面临险情时能够有序、有效防范的目标,市自然 资源局拟于6月份组织开展市级地质灾害防治演练。对地质灾害 预报预警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撑等科目进行推演。同时,乡镇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演 练工作或积极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应急演练。

  (五) 加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1、推进风险调查,摸清风险底数

  2023年根据我市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摸清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我市将开展以乡镇为单元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该项工作是在充分收集、分析乡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等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综合遥感、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灾害测量和地质勘查等手段,对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内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城镇、 村组等人口聚集区、公共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建设重点工程区, 开展以孕灾主控地质条件、承灾体调查和地质灾害隐患判识为主 的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卷宗,提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提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措施建 议,为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提供基础依据。

  2、 完善群测群防,加强网络体系作用

  我市目前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全部纳入到群测群防体系 中。各乡镇政府要做好辖区内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工作, 动态监管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汛前将逐一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 责任人、监测人、预警人等信息。编制、发放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和防灾预案表,开展群测群防 人员培训工作并配备简易监测设备,真正落实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的作用。

  3、 统筹搬迁治理,推进工程治理

  今年,我市将按照因地制宜、轻重缓急原则,继续推进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的投入,对于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且不宜釆用工程治理措施的居民点,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将采取化整为零的原则,逐 步实现主动避让,易地搬迁。

  4、应急救援技术支撑

  市自然资源局聘请专业技术队伍担任市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的技术支撑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核实、调查、 评价、核销以及突发地质灾害的现场应急调查、地质灾害灾情险 情预测、预报预警、调查报告编制等技术支撑工作。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后,自然资源部门应按照《铁岭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规定的部门职责积极配合应急管理部门开展地质灾 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并开展灾后调查、排查工作。对各乡镇实行分片负责、专家驻守 制度。强降雨期间驻县专家要深入到预警区域内雨量集中地区、 地灾高易发区域和地质灾害隐患现场进行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

  (六)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常态化工作

  1、地质灾害防治巡查督导

  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开展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巡查督导工作。各乡镇在汛期必须开展“三查”(即 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工作,并按要求填写2023年地质灾害隐患点汛期检查记录表。对本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 汛前进行全面排查,了解基本情况和潜在危险,提出防治措施, 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汛期重点区 域、危险区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了解其基本情况、 潜在危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在汛后进行核查,了 解防治措施完成情况及新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和数量,以及造成 的损失情况等。

  2、 汛期值班值守

  汛期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实行 领导帯班、专家驻守和专人值守,保证人员不缺岗,通信畅通。 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及时、规范、准确报送地质灾害信息。2023年汛期值班电话一览表上报开原市自然资源局,各级汛期值班电话作为地质灾害报警 电话应向社会公布,便于及时报险。

  3、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与市气象局建立会商工作机制,汛期开展全市地质灾害气象 风险预警工作。由市自然资源局会同市气象局联合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结果及时报送市级相关部门,并下发至预报范围内的乡镇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群测群防人员。自然资源部门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领导、应急管理部门地灾救援分管领导和地灾防治人员发送预警信息。汛期可根据雨情变化,增加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频次,提髙预报预警时效性。

  4、灾情统计速报

  汛期气象预警值班人员需每日统计全市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如遇强降雨,发生地质灾害险情和 灾情时,值班人员应汇总、统计各乡镇群测群防人员上报的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巡查人员数量、发布预警信息次数及级别、值班值守人员数量、转移受威胁人员户数及人数等数 据并速报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及中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立即速报市级政府和铁岭市政府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时报送当地应急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