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人民政府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Kaiyuan Municipality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来源:开原市教育局 时间:2022-03-15

  开教发[2022]10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的实施意见

  城乡各学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辽委教通【2021】42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现就我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的发展要求,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心理素质。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养成、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积极有效地推进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教育性的原则

  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差异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主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指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

  (五)发展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

  (六)保密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

  三、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相应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技能,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应对挫折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养成自信、乐观、积极、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与个性差异开展工作,做到循序渐进,分阶段设置具体的教育目标和内容。

  (一)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二)小学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我,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表达自身情绪;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形成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

  (三)小学高年级主要包括: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对学生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和必要的性知识教育(以防止性侵害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学会对自己、集体和他人负责。

  (四)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积极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我,加强人际交往,掌握与他人,特别是与父母、老师和异性交流、沟通的方法、技巧和原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烦恼,初步掌握调节情绪、抑制冲动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五)高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进一步开发学习的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情绪情感调节、适应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应用心理学原理、方法的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同异性伙伴的交往;引导学生自觉增强责任感,树立积极情感,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初步确立自己的升学和职业志向,做好升学或就业选择的准备。

  四、实施途径

  (一)加强课程建设,拓宽教育渠道,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

  1.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推进生命教育。各校各年级每两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将生命教育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常态化,保证每两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以活动为主,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其课时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安排。

  2.各校要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心理辅导与教育。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大型集会、网络、墙报、板报、活动课、班团队活动等形式,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和相关活动,组织开展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推进各校“生命教育”,结合疫情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校都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校心理辅导室要定期开放,学生可以通过预约、上门或来信等方式与心理辅导教师联系;对心理信箱中的学生或家长来信,心理健康教师要做到每封必回;有条件的学校可开通“心理健康热线”,开展心理健康网上辅导活动,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

  4.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日常教育中教师要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要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班、团、队活动和社区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

  5.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社互动机制。利用社区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普及宣传,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念,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和完善家校联系制度,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结合实际,开展单亲儿童家庭、重组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伴有多动综合症孩子的家长培训等,提升家长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努力形成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6.加强教研、科研与交流合作。教师进修学校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组织相关课题申报和优秀成果评选,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提供理论科学依据和实施指导。各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合作教研等形式,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专(兼)职教师根据本地本校实际编写校本教材,鼓励专(兼)职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撰写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和案例。各联盟校、各学校每年至少召开1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优秀科研成果。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将适时开展心理健康课教学大赛、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征集、优秀心理咨询案例评选等活动。

  (二)加强场所建设

  各校应配备1个心理辅导室,有条件的学校同时建立心理活动室。心理辅导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18平方米,包含心理辅导、心理测评和沙盘游戏治疗等功能。心理辅导室应在学生的课余规定时间向学生开放,也应为学生家长参与提供条件。安排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在开放时间内值班、接待来访学生及其家长。每个教学周内,心理辅导室的开放时间不少于10学时。建议实施辅导预约制度,学生或家长可通过登门、电话、网络等方式预约。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参观心理辅导室。

  心理活动室应能容纳1个班的学生开展心理教学活动。提高心理活动室的使用率。鼓励教师使用心理活动室开展学生心理主题班会、心理主题家长会,教师心理沙龙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活动。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每所学校至少要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2-3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时了解遭受欺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性侵犯以及沾染毒品等学生情况,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要创新和完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方式;没条件的学校创造条件,依托教育联盟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互助体系。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教师进修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技能辅导、教学观摩、交换访问等多种形式),提高其基本理论、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水平。制定各校校长、德育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各学科课教师的专业轮训考核制度;制定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等级合格证(A、B、C)上岗制度。在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内容。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对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识别能力,提升危机事件应对能力,促进教师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帮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逐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各学科渗透及技能培训全覆盖。

  3.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疏导。各校要定期对教师开展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依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开展教师心理咨询、教师心理沙龙、教师团体辅导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做幸福教师。

  (四)强化常规管理,开展学生心理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

  1.各校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机制。教育局设立或依托相关的心理咨询机构,牵头组织全市各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测评工作,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某一年级至少开展一次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运用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学校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

  2.强化心理危机排查。根据测评结果分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的“五个早”预警机制。对排查出一般心理问题的,安排专门“导师”进行心理辅导;重点帮扶特殊学生,对有较严重心理困扰的,由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需要进一步治疗及时送治专业心理治疗机构。对有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的,及时发现并有效转诊到医疗机构等,有效预防危机事件发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整合心育资源,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以市委教育工委、教育局牵头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关静担任,具体负责落实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解决问题,出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专项挂牌督导细则,每学期定期组织评价考核,确保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健全卫、咨、教协作工作机制。领导小组要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或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协同联动,建立卫生健康部门或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为全市各校学生问题进行评估、转介、诊疗提供专业指导和医疗帮助。

  2.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压实工作责任。各校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及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3年规划、实施细则及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各校要做好舆情管控,并定期演练,确保心理危机事件突发舆情第一时间预警及处置;校内发生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应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请求校外心理专家的支持。教育局对在极端事件中有重大失职失责行为的学校相关人员依法依规进行追责、问责。

  (二)打造专家型人才,引领心理健康教育

  1.成立开原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辅导中心,建立心理咨询专家库,组建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队伍,设立“青少年心理咨询平台″或“青少年心理援助服务热线”。针对我市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少、心理学相关理论欠缺、咨询技术能力不足等现状,聘请省内外心理专家或者和省内资深的心理咨询机构联合,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团队成员进行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多元化的咨询辅导培训,打造专家型人才。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促进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教育局负责本级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评定验收工作,并择优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三)加大经费保障

  各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经费投入,加强经费监管,做到专款专用。

  (四)强化激励机制

  心理教师上课、开展团体辅导要按实际课时相应计算课时量或工作量,进行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委员培训、家长心理知识指导、个体辅导、参与心理援助热线等在计入工作量时可统筹考虑。心理教师在评优评比、职务评聘等方面参照班主任待遇。

  开原市教育局

  2022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