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开原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
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市直各相关单位、各乡(镇)街道:
现将《开原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铁岭市生态环境局开原市分局 开原市发展和改革局
开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开原市财政局
开原市自然资源局 开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开原市水利局 开原市农业农村局
开原市乡村振兴局
2021年12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开原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
(2021-2023年)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加快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补齐人居环境短板,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因地制宜、尊重习惯,应治尽治、利用为先,就地就近、生态循环,梯次推进、建管并重,发动农户、效果长远”的基本思路,立足我市农村实际,加强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区域,紧密结合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精准建设治理设施,大力推广资源化治理模式,着重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努力走出一条与乡村生态振兴相适应的开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
二、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充分考虑治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允许或对污水排放有严格要求的村庄建设终端式污水处理设施,其他村庄优先考虑农村污水资源化处理模式,降低治理成本,提髙治理效率。
(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点强化乡镇街道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管护,推动第三方治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髙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以适当缴费或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设施建设与运维。
(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农户用水习惯、农田灌溉回用、粪污资源化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景观建设等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和农业水资源实现良性循环。
三、总体目标
到2023年,在34个行政村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结合美丽宜居村建设,实施生活污水资源化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18%以上,已建设施稳定运行率达到85%以上。系统开展试点示范,探索解决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堵点难点问题的可行路径,为2025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以上、已建设施稳定运行率达到90%以上打下良好基础。
四、重点任务
(一)强化规划引领。结合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ー步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和升级路径,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和其他环境基础设施预留建设用地指标,做到因地制宜和顺势而为,在立足现有基础、保留乡村特色风貌、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加快形成农村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二)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对靠近城镇、地势平坦的村庄,在污水处理费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农村污水治理部门建设生活污水管网就近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在离城镇较远、人口密集的村庄建设终端式处理设施,优先釆用低能耗或无动力技术,积极推广低成本、易维护及耐低温技术。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要对农户排水量进行实地校核,根据村庄发展需要和常住人口季节性流动情况,合理预留处理能力,防止建设规模偏大, 并做到雨污分流。
(三)建立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治理模式。以农村 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化为指征,统筹考虑农村改厕需求,建立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治理模式。重点做好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建立粪污清掏、收储及利用运营服务体系,不断扩大有机肥施用规模,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变。依据辽宁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9月制定并发布的《辽宁省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治理工作方案(试行)》,结合美丽宜居村建设,稳步推广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治理模式。
(四)建立健全长效运营机制。按照《辽宁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辽环综函〔2020) 869号)规定,通过受益农户付费、争取上级奖补等方式,建立多元化运行维护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鼓励将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建设运维。加强设施和管网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管护标准,建立管网故障应急预案, 保障治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2021年开始,新建设施竣工1年内正常运行率达到90%以上,2016-2020年建设的设施正常运行率稳定在80%以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铁岭市生态环境局开原市分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方案,统筹协调和督促推进此项工作。市人民政府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按时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二)强化政策扶持。各相关部门要进ー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立项、用地、规划、环评和政府采购程序,提高审批和建设效率。要按照生态环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规定,落实好本级财政资金,统筹安排和使用土地出让收益,多渠道筹集资金,打好政策资金“组合拳”,确保各项重点任务如期完成。
(三)强化考核督导。2022年起,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市政府对各乡镇政府绩效考核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列为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约束性指标和河湖长制年度考核指标。强化日常调度和督导,结合美丽宜居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验收工作,强化现场抽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虚假治理、表面治理、敷衍治理等问题,严肃问责,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四)形成社会共治合力。强化部门协同,将农村污水处 理设施、配套管网的日常巡查纳入乡镇综合执法、村卫生保洁员、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协管员和监督员队伍的工作范畴。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驻村第一书记作用,有序组织村民参与项目建设运维,借助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青妇组织、当地乡贤、农村“五老”等力量,帮助推动项目落地和日常监督。稳步推行使用者付费,合理确定付费标准,引导和支持村级组织将付费事项纳入村规民约,鼓励委托供水单位收取污水处理费,建立财政补贴与使用者付费的合理分担机制。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运行问题举报系统,接受社会监督举报, 举报办理情况向社会公开。
(五)充分发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环境效益。深刻认 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意义,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 施建设作为加快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手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质量。已建设施的村庄要稳步扩大收水范围,有效收集和处理周边学校、办公楼、民宿、农家乐、餐饮、小作坊等单位排放的生活污水,做到中水有效回用,具备条件的村庄可依托处理设施建设小型湿地或涉水景观,进ー步美化和改善村庄环境,营造舒适人居空间。规划和新建设施要充分考虑村庄发展需要,合理布局,协同处理农户生活和农村经济单元排水,以资源化、景观化为导向,实现农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快形成农村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附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任务清单
2021-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清单
县(市、区) | 实施年份 | 实施村庄 | 数量 |
乡镇(街道) | 村(社区) |
开原市 | 2021年 | 开原街道 | 瓜台子村 | 1 |
八宝镇 | 河北村 | 1 |
业民镇 | 六寨子村 | 1 |
城东镇 | 开原站村 | 1 |
庆云镇 | 谭相台村、后施堡村 | 2 |
靠山镇 | 东窑村 | 1 |
老城街道 | 文庙村 | 1 |
林丰乡 | 永兴村 | 1 |
八棵树镇 | 官粮窖村 | 1 |
2022年 | 金沟子 | 金沟子村 | 1 |
业民镇 | 业民村 | 1 |
马家寨镇 | 杏花村 | 1 |
松山镇 | 半拉山子村 | 1 |
上肥镇 | 上肥地村 | 1 |
中固镇 | 大白庙子村 | 1 |
林丰乡 | 乐堡村 | 1 |
城东镇 | 冯屯村 | 1 |
开原街道 | 榆树堡村 | 1 |
下肥镇 | 西下肥村 | 1 |
新城街道 | 北富屯村 | 1 |
八棵树镇 | 后石东村 | 1 |
李家台镇 | 柳河村 | 1 |
2023年 | 老城街道 | 后三村 | 1 |
威远镇 | 四家子村 | 1 |
莲花镇 | 塘坊村 | 1 |
庆云镇 | 高家窝棚村 | 1 |
黄旗寨镇 | 上顶子村 | 1 |
八宝镇 | 南四家子村 | 1 |
靠山镇 | 靠山村 | 1 |
金沟子镇 | 头道坊村 | 1 |
业民镇 | 三寨子村 | 1 |
马家寨镇 | 南腰堡村 | 1 |
松山镇 | 石洞村 | 1 |
上肥镇 | 代庄子村 | 1 |
中固镇 | 小白庙子村 | 1 |